X

绑定已有账号

完善个人信息创建账号

进入右上角“个人中心”进行资料密码完善,即可用手机/邮箱登录。

大湾区制造企业可以依托RCEP在东盟国家寻找发展机遇

发掘RCEP商机

专访晶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李伟君(Andy Li)

晶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服务于全球品牌的香港服装供应商。对于像晶苑国际这类传统制造商来说,现在的商机正在由中国内地逐步转向东南亚。在RCEP框架下,东盟各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RCEP成员国之间统一关税制度的潜力,必将给服装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调研中,晶苑国际首席财务官李伟君指出,“在过去10年里,我们的生产活动逐渐从大湾区转移到其他亚洲国家。我们过去在广东东莞和中山设厂,在中国内地的用工数量曾一度达到数万人,但随着中国内地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我们现在开始逐渐转向东南亚寻求发展。”

但李伟君也承认,他们曾一度担心东盟国家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他进一步解释说,缅甸缺乏政治稳定性,泰国不具备大规模服装生产的完整供应链,而印度尼西亚过去的反华历史也让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

对东盟国家几经摸索之后,晶苑国际决定在越南投资设厂,并在当地雇用了4万多名工人。

李伟君解释说:“相比其他东盟国家,我们眼中的越南政治稳定,基础设施完备,发展前景广阔。此外,目前越南的情形像极了15年前的中国内地,这让香港投资者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此外,越南本身也在积极改善物流、电力供应、高速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赋予了它优于其他国家的竞争优势。”这些都吸引各行各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地迁往越南。

此外,晶苑国际集团还在孟加拉和柬埔寨投资设厂。

然而,李伟君也表示,虽然晶苑国际看中了这些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以及劳动力供给充裕这些优点,但管理人才缺乏仍是个不小的瓶颈。

服装制造企业在选择海外投资建厂地点时,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关税问题。而在RCEP框架内,极有希望达成较低的关税税率,从而有助于货物自由流动以及工厂搬迁。

对此,李伟君指出:“关税协定对我们而言就意味着商机。RCEP是一个区域协定,所以我们预计一定会在成员国之间达成统一的关税税率。”

事实上,RCEP达成之际,正是服装行业自身面临困难之时,这些困难包括人才短缺、供应链整合加剧、小企业市场机遇减少、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

李伟君说道:“像晶苑国际这样的最大服装出口商都面临着诸多困境,小企业要想去东盟国家开拓市场更是困难重重。现在缺乏帮助小企业寻找更多海外商机的桥梁。”

香港的服务出口中心地位

对于RCEP客户而言,香港一直以其专业的服务著称于世,而这正是东盟国家的薄弱之处。

李伟君说:“如今,香港不再出口传统的货物,而是出口专业服务。”

李伟君接着指出,从务实的角度讲,香港的服务供应商首先需要充分利用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地区的紧密联系,然后再考虑东盟国家。通过这么多年与中国内地打交道,李伟君发现,广东的企业过去都是去上海(而非香港)寻找服务供应商。不过现在,香港的服务供应商有机会通过大湾区加强与中国内地的联系纽带。

但李伟君也提醒道,如果不下功夫去了解新市场,“海外扩张”仍将只是纸上谈兵。他说:“对于服务供应商而言,廉价服务并不一定有助于业务发展,因为了解当地市场和法规更为重要。”

他继续指出:“向东盟国家拓展业务并非一时心血来潮。重要的是,要弄清香港能带来哪些机遇。香港想要实现专业服务出口,专业人士必须具备深厚的本地知识和耀眼的专业资历,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显然,香港正利用其区域商贸中心的特殊优势,通过整合来自全球各个渠道的各种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但是政府也应尽力消除跨境专业标准互认的行政障碍,从而为服务供应商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

李伟君进一步指出,香港特有的另一个竞争优势是其活跃的金融市场,特别受到来自中国内地的大规模资金的强力支撑。

“所以说,即使香港的服务供应商不主动寻求海外扩张,商机也会自动找上门来。”

离开该页面吗?

您正在离开此页并链接至其他页面。